法学院教师党支部到两海示范区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

作者: 时间:2021-10-25 点击数:


法学院教师党支部结合专业特点,深入推进“党建+社会服务”战略,切实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2021年10月21日,法学院教师党支部安排刘廷华教授到两海示范区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

两海宣讲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既是重大工作部署,又是重大战略思想,必须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鲜明特色,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三个重要论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本质特征的准确定位。

习近平法治思想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主要任务和重点环节。这体现为,“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前提,“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和重点环节。“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坚持这种整体布局和战略思考,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点问题。例如,提出“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提出“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为不断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明确了着力点。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是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在新时代实现更大发展的思想旗帜。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着重做到“八个深刻把握”: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彰显的重大意义、提出的总体要求、指明的政治方向、明确的战略定位、确立的工作布局、提出的重点任务、阐明的重大关系、强调的重要保障,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走在前列。通过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力求达到“五个成效”:学出内心的“信仰”,讲出真理的“味道”,研出深刻的“真知”,干出精彩的“亮点”,压出担当的“铁肩”。

撰稿:刘廷华

版权所有©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 邮编:644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登记号:蜀ICP备11011718号 宜宾市网监支队备案登记号:5115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