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2011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书

作者:佚名  时间:2012-11-06 点击数:

核心提示:思想政治教育学2011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书

点击浏览下一页[点击浏览该文件:思想政治教育学2011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书.doc]

2011年度“宜宾学院精品课程”

申 报 表

二级学院名称: 政府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 思想政治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教育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思想政治教育学

课程负责人: 胡也

申报日期:

宜宾学院教务处制

二O一一 年三 月二十 日

填 写 要 求

一、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二、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定,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凡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1]情况

1-1基本信息

姓名

胡也

性别

出生年月

1957-8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0831-3541535

学位

职务

教师

传真

所在院系

政府管理学院

E-mail

Huye5038@sina.com

通信地址(邮编)

644000

1-2教学情况

一、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时数/周

届数

学生总人数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专业课

4/20

5

180

伦理学

专业课

4

3

120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专业课

3/18

3

1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公共课

3/18

2

56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公共课

3/18

3

750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中学生的思想状况调查 4学时/班/学期2届70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共课的“五个一工程”活动 3学时/班/学期2届560人

04-1班、05-1班和08-1班学生试讲42人。

07级师范生优质课(宜宾学院第三届)竞赛评委。

09年11月参加学院组织的高中课程新课标培训和课改讨论。

08级-1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之“地域文化的介绍与讨论”。 30人。

指导05—0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论文12人。

三、教学研究论文

《青年马克思对私有制态度的一个重大转折》绵阳师范学院02年12期

《儿童哲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术研究》02年12期(核心期刊)

《转变考试理念 推进素质教育》《山西教育》02年23期

《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新三纲”》 绵阳师范学院08年12期

1-3学术研究

2002年参编伦理学教材第六章《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建设》,由川师大吴敏英教授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1]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2、教学队伍情况

2-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胡也

1957.8

副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主讲

常智敏

1956.5

副教授

历史学

课程改革与研究

吴开祥

1944.12

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改革与研究

李永忠

1972.12

副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改革与研究

曾志娟

1978.1

讲师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建设与实习指导

竭仁贵

1978.11

讲师

政治学

课程建设与实习指导

2-2

教学队伍整体情况

本课程组共有教师5人,学历、知识、年龄、学缘等结构合理, 职称结构较为优化。在学历结构上以研究生学历为主,现有博士1人,有硕士学位的2人;在年龄结构上,以中青年为主,层次合理,其中40岁以上的2人,30-39岁3人。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较长,平均教龄18年,他们在承担本课程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兼任了其它相关专业课、选修课的教学;在知识和学缘结构上以思想政治教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构成为主,他们的知识结构与本课程的教学直接关联,有利于本课程及其相关课程的教学。在职称结构上,本教研室教师队伍已经形成梯队,教学科研实力较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约为1:18。

思想政治教育学教学队伍是本院本专业的骨干,有着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常智敏院长长期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成长,是该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他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并主持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题。对该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吴开祥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研,积累了丰富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对年轻教师传帮带,保证教学团队后继有人。

李永忠副教授和作为分管副院长对课程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曾志娟老师作为教研室主任分管该课程的日常管理工作,他们精心呵护这门课程的成长,课程建设与实习指导做了规划和设计。

近五年来,我们不断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听课制、等。尤其是严格执行学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并取得了突出成效。政管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骨干教师,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能独当一面,起到了骨干作用。该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后继有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实力。

2-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一、近五年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

1、加强本学科的实践性,加强学生的调查研究,主要是学风、校风的调查,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理论教学要竭力避免“两头空”。

2、加强与中学第一线教师的联系、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学生的实习了解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状态,研究怎样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加强和改进中学的德育工作。

3、加强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在专业教学中的落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这一关键概念落实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一方面注重“综合性”,即在理论教学中要拓展知识面,树立大德育观念;另一方面强调“应用性”即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释和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以及实习工作中遇到的中学生的思想问题。

4、加强案例教学。注意收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学校教育和整个教育领域的典型案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国外这方面的成败得失。

二、提出的改革项目和措施

1、加强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指导,充分利用我院行之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研究思想教育的改进措施。

2、联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4、结合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请中学第一线政治教师作讲座,介绍改革实践,提出并解决问题,如政治教师素质的培养等

5、利用学院建立的中学实习基地,加强实习指导,帮助实习生了解和分析中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

三、已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

1、在省内高校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思想政教育专业每个班级都配备了几位导师。

2、学生的专业认可度有较大提高,考研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自04级起,年年有毕业生考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并在毕业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已经在在宜宾市三中(国重)、南溪县一中(省重)等多所中学建有实践基地。

4、已经制作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学科全部课程的所有多媒体课件

3、课程描述

3-1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我校师范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的师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并学会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观点去分析思想政治领域里的各种矛盾、问题和现象,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其思想政治素质,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设置该门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尤其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2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师范类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该专业的标志性课程。课程目标培育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具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尤其是具备从事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与德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同时借鉴融合了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课程体系由150章构成,其中第1-4章叙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理论体系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和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可供我们借鉴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和社会功能。第5章从思想品德结构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入手,力图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做出令人满意的阐述。第6-10章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分别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目的和任务、内容、原则、方法和艺术、载体、环境、评估等内容。第11章讨论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者素质结构。章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的内容和过程。

第一章 绪论(4学时)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6学时)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4学时)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4学时)

专题讨论与案例教学(一):“延安整风”与中共党内的思想政治教育(4学时)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8学时)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8学时)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6学时)

专题讨论与案例教学(二):从50年代的“思想改造运动”看社会宏观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4学时)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6学时)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4学时)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6学时)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4学时)

专题讨论与案例教学(三):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小学德育面面观(4学时)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学科性质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这些内容对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极有裨益,也能够使学生掌握这一课程的基本内容;

(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其规律。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运用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吸取中外有益经验,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去分析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3)对思想政治教育各个要素的掌握和运用。这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能恰当的运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和我国社会的急剧转型过程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内容、途径、方式、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本课程的难点:

( 1 )该课程注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鲜经验的及时总结和概括,理论性很强,但内容较抽象,条理性不够理想,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一个难点;

(2)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处于不断的发展完善中,新成果层出不穷,教材在吸取学科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方面就必然存在一定局限,于是要求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知识、新理论,同时要激发学生关注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必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

(4)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引起了人们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上的多样化,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这是本课程日益凸现的一个难点。

主要的解决方法:

(1)注重学生本身思想问题的解决。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快乐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心理咨询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堂讨论,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引导学生对现实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促进学生自身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增强适应能力和辨别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的系统性, 同时对教材进行改革、充实、优化。 上课时既注重基本理论的讲授和考核,又注意对学科前沿信息的介绍,尤其是网络时代德育理论的新发展;

(3)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实践。把作业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多看有关本课程的学术专著,将读书学习心得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区实践、社团活动等实践锻炼,促使学生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将来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4)通过鼓励教师加强教育教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及时吸收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性研究成果,在研究基础上强化本课程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挖掘教育优势,实现教学创新。近年来我们着重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两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并运用于教学之中,使之成为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四、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边缘交叉学科,必须着眼于既要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更要引导学生以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实践人生。在教学中体现本课程的实践性,既要强调学生结合课程要求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更要通过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性的功能,使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深化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认识,并且学以致用。既解决自身的思想政治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又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基本方法和工作技巧,研究和解决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我们就是以此为目标进行实践课内容和实施方案设计的。事实证明,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专业实践技能。不但有利于他们继续深造,也有利于他们适应社会、锻炼人生。

3-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扩充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一、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本课程开课之初,就使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统编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教出版社,1999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统编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教出版社,2001年)。这些教材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学习方式编写的,在强调科学性、系统性的同时,也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的使用

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给学生开列了思想政治教育学课程的课外阅读书目。该书目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德育理论等五个部分,近20种;分重点阅读书目和一般阅读书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兴趣选择阅读。实践表明,这一做法促进了学生的自学,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打牢知识基础,也促进了学生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三、实践性教学环境和网络教学环境

本课程充分依托的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网”,利用该网站的思想教育资源进行有关教学实践活动。本学科所在学院资料室拥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图书资料,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图书和期刊比较齐全。这为本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院资料室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料中心除对教师开放外,还对高年级学生开放,使图书资料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本课程所在专业在宜宾市三中(国重)、南溪县一中(省重)等多所中学建有实践基地,给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3-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本课程在教学中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从开课之初就坚持使用多媒体教学,坚持利用网网络资源寻找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新鲜素材。

主讲教师尝试采用专题式研究型教学方法,力求做到将教师讲授课程基本内容和组织学生讨论课程重点难点热点结合起来,将课内教学活动与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读书和撰写小论文结合起来。具体做法包括:

1、引发式。根据本门课程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力求少讲精讲,多提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研究。同时,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去读书,促使学生将听课与自学结合起来。

2、专题讨论。选择若干重要的课程内容或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具体做法是,列出要讨论的问题,给出参考资料,要求学生先做准备,写出讨论提纲;确定几个学生作中心发言,其他同学作补充;最后由教师讲评。学生普遍反映这一做法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他们综合把握知识和科研的能力。

3、案例或热点问题分析。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或者社会热点问题编成讨论资料,在前一次课布置给学生,学生先准备,下次课前请学生发表看法;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甚至辩论;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析,同时也对所讨论的问题发表看法。这一做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促使他们学会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4、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尤其是宜宾学院富有特色的“五个一工程”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注意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积极鼓励学生报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对本科生一律要求做学年论文,许多同学都确定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题为论文选题,本课程组教师都给予认真指导。

本课程组特别注重教学手段的研究与更新,能够较好地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

1、注重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该学科的热点问题。教师注重备课时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大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共同探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结合点。

2、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组一方面在理论上探讨能够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的方法、手段以及运用中实际面临的问题,注重现代技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积极地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资料运用于教学课件,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化。

3、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减少教师授课学时。本课程组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不断减少教师讲授的成分,更多地指导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共同探讨。

3-5 教学效果

一、校内同事及校外专家评价

在学校与学院教学督导员在多次听课后评价说:“讲授内容充实,观点正确,能较好地联系实际;很好地阐释了课程的基本知识,又反映了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专题式教学,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多媒体课件制作较好,声像结合,形式多样,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本课程的内容,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含量。”

二、学生评价

据课后反映及有关调查,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课堂教学普遍感到满意,认为本课程教学内容全面而又重点突出,教师注意系统的知识讲授,概念界定清楚、准确,基本原理阐述深入,重难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生动活泼;既注重知识的讲授,又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训练。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学生本来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课程不感兴趣,但学习这门课程以后,他们逐渐喜欢上这门课程,其中的一些人还报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生。近几年来,报考外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的人数及录取的人数逐步增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本课程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院历年进行的学生 “三级评教”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的平均分数在85分以上。

三、课堂教学评价

1、内容充实,层次清晰,反映学科研究的新成果。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表达简洁规范,教态自然大方。

4、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4、自我评价

4-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1、注重素质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注意教书育人,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努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开课之初就坚持使用多媒体教学,坚持利用网网络资源寻找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新鲜素材。

2、注重案例教学,坚持专题教学与讨论,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正反两方面的专题如“延安整风”、“新式整军运动”、50年代的“思想改造”运动、60年代前期的“四清运动”、80年代初的“彻底否定文革”的教育活动等等。注意引进学科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正面引导,不回避当前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以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2 本课程在省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本课程自设置之日起,教学队伍稳定,课程的教学时间有保证,教材的使用有连续性,并逐步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

院系领导对该课程一贯重视,在把本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成为省重点专业的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学当做重点课程培育,从而使该课程在省内外同类课程中有较高的地位。

4-3 目前本课程还存在的不足之外

1、该课程多媒体课件尚需进一步加工整合、补充和更新资料。课件最好按专题分章。

2、该课程教案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

3、该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资料需要加以汇聚整理,使之适合教学需要。同时注重中学德育工作的典型案例的收集。

5、课程建设规划

5-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一、课程建设目标

本课程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力争在5-7年内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二、课程建设步骤

1、加强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建设,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

2、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建立起能适应各层次需求的教材系列。拟在两年内对教育部统编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进行修订,使之反映学科建设的新成果。

3、加强课程网站建设,建立网络课程平台,并力求使之具有先进性和丰富性。

三、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1、拟在2011年12月将课程资源上网,在2012年内逐步加以完善,以后陆续补充和更新。

2、使课程网站链接中文期刊网。

3、2011---2013年加强师资力量培训,外派年青教师进修学习。

5-2 本课程已经上网的资源名称列表

1、该课程的全部课件;

2、该课程的全部教案;

3、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

4、该课程的思考练习题

5、09年的考试题

6、参考文献

6、推荐、评审意见

(公章)

200 年 月 日

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签字)

200 年 月 日

(公章)

200 年 月 日

版权所有©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 邮编:644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登记号:蜀ICP备11011718号 宜宾市网监支队备案登记号:5115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