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书——公共政策学

作者:佚名  时间:2012-11-06 点击数:

核心提示:2011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书——公共政策学

点击浏览下一页[点击浏览该文件:2011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书——公共政策学(修改2011.3.1).doc]

2011年度“宜宾学院精品课程”

申 报 表

二级学院名称: 政府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 公共政策学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管理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公共管理

课程负责人: 李勋华

申报日期: 2011年2月

宜宾学院教务处制

二O一一年二月二十日

填 写 要 求

一、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二、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定,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凡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1]情况

1-1基本信息

姓名

李勋华

性别

出生年月

1970.12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13088339560

学位

博士(已公示)

职务

副院长

传真

08313545075

所在院系

政府管理学院

E-mail

lixuha@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宜宾市江北敬业路

1-2教学情况

近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程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一、近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授课时间 教学课程 学生数 周学时

1.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 《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学》(必修) 108 8 2.2007年2月至2007年7月 《人力资源管理》(必修) 101 4

3.2008年2月至2008年7月 《比较政府》(必修) 48 4

4.2009年2月至2009年9月 《国外行政管理》(选修) 48 3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任现职以来,共指导04级、05级、06级、07级毕业论文46人,其中4篇被评为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在实践教学指导方面,指导04级、05级学生共52人专业实习。作为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参与检查、指导04级、05级、06级专业实习300余人

三、教学研究课题:

社区功能定位与大学生》,宜宾学院教学改革课题,2008年度,已结题,负责人。实践能力培养相关性研究

四、教学改革论文

1.《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法初探》中国青年科技(省级),2009年第8期,第一作者。

2.《二维分析视角下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指导模式研究》(核心),2010年9月,社科纵横,第一作者。

五、教学表彰奖励: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五个一”工程的构建与应用》,2009年四川省级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奖(排名第5)。

2.获宜宾学院“二00五至二00六年度”、二00九至二0一0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3.2006年被宜宾学院评为“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1-3学术研究

近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一、承担的主要课题:

1、教育厅 取消农业税与贫困山区乡镇体制改革研究,2006 负责人,已结题

2、教育厅 利益相关理论视角下农村移民权益保障机制研究,2008 ,负责人,在研

3、宜宾市社科课题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宜宾市农村扶贫研究,2006负责人,在研

4、宜宾学院青年基金课题《免征农业税与基层管理体制变革》,2005 负责人,结题

5、宜宾学院院级课题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部农村党组织建设研究,2007 负责人

二、发表的学术论文

1、《村级主要干部工作动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启示》,《软科学》2009年7期 核心 cssci来源期刊 第一作者

2、《水电工程农村移民社区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华东经济管理》,核心,2011年3月(拟)cssci来源期刊 第一作者

3、《基于土地发展权视角下农村移民补偿研究》《统计与决策》,核心,2010年12月,cssci来源期刊 第一作者

4、《水电工程农村移民土地使用权入股安置研究》《人民黄河》,核心,2011年4月(拟)。独著

8、《日本农业发展对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启示与借鉴》《乡镇经济》2008年11期 核心 第一作者

9、《和谐背景下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变革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5期 核心 人大复印标题索引 第一作者

10、《非均衡状态下的乡镇体制改革的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9期,核心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一作者

三、学术奖励

1、参与四川省教改课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五个一”工程的

构建与应用》于2009年3月获四川省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奖。(本人排名第5)

2、宜宾市重点课题《以基层党建推动新农村建设研究》,2008年度获宜宾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本人排名第7)。

3、2006年主持宜宾市重点社科课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宜宾市农村扶贫开发研究》获宜宾市社科联三等奖。

4、论文《村级治理能力指标体系研究》2010年度被宜宾市社科联评为二等奖。

5、论文《村级主要干部工作动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启示》2010年度被宜宾市社科联评为三等奖。

2、教学队伍情况

2-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教学中承担工作

常智敏

1956.5

副教授

史学理论

组织、指导讲授

陈范华

1968.1

教授

思想政治

组织、指导讲授

江传彬

1962.8

教授

思想政治

组织、指导讲授

李成文

1963.4

教授

企业管理

组织、指导讲授

刘永华

1962.4

教授

行政管理

讲授、教改

李永忠

1971.4

副教授

政治理论

讲授、教改

杨龙

1973.5

副教授

公共管理

讲授、教改

徐向峰

1980.6

讲师

行政管理

讲授、教改

李敏

1983.7

讲师

行政管理

讲授、教改

唐蔚

1976.9

讲师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讲授、教改

2-2

教学队伍整体情况

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以及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1、教师队伍学历结构:教授4名,副教授4名、讲师3名。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教师人数比例为73%;从学历结构看,现有博生1名(已公示),在读博士生1名。硕士6名。呈现高学历态势。

2、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课程组教师年龄结构非常合理,老中青结合,中青年教师为主,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更有锐意进取的青年教师。在年龄上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梯队。教师年龄梯队结构为:50岁以上1人,40-50岁5人, 30-40岁3人,30岁以下1人。教师团队有较好的科学研究背景、较宽的知识面,多数人合作时间较长,配合非常默契。

3、资源配置:本门课程的师生比是1:16,都承担《公共政策学》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教学效果很好。团队中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全部在教学第一线,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在课堂上能理论联系实际。

4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

①常智敏,副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评为“院师德标兵”,获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以及多项学术奖励。年终考核优良

②陈范华,教授,四川省优秀两课教师、宜宾市学术带头人、宜宾学院教学名师和师德标兵,获得多项省、厅级教学改革奖励。年终考核优良。

③江传彬,教授,宜宾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宜宾市廉政建设专家宜宾学院学科带头人,宜宾学院优秀主讲教师,完成多项教改课题,年终考核优良。

④李成文,教授,宜宾学院十佳教师、教学名师,获得多项省、厅级教学改革奖励。年终考核优良。

⑤刘永华,教授,宜宾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被评为宜宾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获得市、厅级教学、科研奖励多项,年终考核优良。

5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1、鼓励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目前李勋华、李永忠两位教师即将博士毕业。

2、有计划选派教师(杨龙、唐蔚等教师)外出进修,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3、加强与长宁县委组织部联系,选派徐向峰教师挂职锻炼,提高实践水平。

2-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近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不含第一署名人为课程负责人的成果);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含奖励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近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主要涉及到教学改革,考试改革,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等方面。在教学改革方面,教学队伍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小组互动式教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更好的理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在考试改革方面,改革成绩评价机制,加大平时成绩考核比重,注重学习过程指导管理。在教师实践水平提高方面,选派徐向峰教师到长宁县委组织部挂职锻炼,参与部门决策,提高决策水平。

一、部分课程组成员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

1、常智敏《高校逻辑学教学的改革浅论》《航空教育》2002年第10期 独著

2、常智敏《简论课程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青年研究》,2009.3(第二作者)

3、常智敏《努力培养教学名师,着力打造精品课程》,《宜宾学院学报》,2008.5(第一作者)

4、陈范华《高校“三项改革”对“两课”教学的新要求及对策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3年专辑 独立完成

5、陈范华《在“马哲原理”课程教学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独立完成

6、陈范华《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两课教学结合的探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23卷 ,第一作者

7、陈范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廉政文化的思考》《宜宾学院学报》 2006年03期,独立完成

8、陈范华、《四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思想理论教育研究》 2008年2期 独立完成

9、江传彬《浅析公共事业管理的人才培养素质》《扬州大学学报》2007.3独立完成

10、李永忠 《“概论”课实践教学探析》《学理论》2010年第4期

二、部分课程组成员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

1、常智敏 省教改课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五个一”工程的构建与应用》于2009年3月获四川省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奖。(排名第2)

2、常智敏 《本科生导师制探索》 宜宾学院2008教学成果三等奖,负责人

3、常智敏 《“‘两课’教学体系的创新实践”》获四川省政府二等奖,2005年5月,负责人

4、李成文 《管理学》(教材) 宜宾学院一等奖 2004年11月 第一作者

5、李成文 《探索教学管理的特色之路,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2004年11月第一作者

3、课程描述

3-1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以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公共政策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兴的公共管理类学科,这门学科的发展为经济的繁荣和政府提高政策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决策工具。它也是公共管理领域中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随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当前世界性政府改革的热潮中,把握公共政策的本质,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民主的政策程序,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是各个国家的现实选择,因此公共政策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科学中的重要分支。

该学科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学科,自我校开始开办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以来,一直作为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三个本科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授课实践中,经过了一个从课程体系基本建立到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从初期的以课本理论知识讲授为主,一两位主讲教师授课的模式开始,发展到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专业实习相联系,专业教学团队的组建与培训,完善案例资料库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运用的教学模式,成为我校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前沿平台和示范模式,受到相关专家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3-2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内容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公共政策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二是公共政策研究过程(包括第五章至第十章);三是公共政策研究方法(第十一章)。

第一章 绪论(6学时)

第二章 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8学时)

第三章 问题界定(6学时)

第四章 目标、指标和标准(6学时)

第五章 备选方案(8学时)

第六章 未来预测(6学时)

第七章 方案比较与择优(8学时)

第八章 政策执行与监测(6学时)

第九章 结果评估(6学时)

第十章 政策变迁(6学时)

第十一章 政策研究方法(6学时)

在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方面,公共政策基本概念和理论板块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公共政策基本特征、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及公共政策的认定标准和程序等。公共政策研究过程板块需要学生明确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阶段,包括决策方案的制定、方案的择优、政策执行与监测、政策的终结等,通过讲授使学生懂得政策制定、执行的整个过程。公共政策研究方法板块需要学生学会抽样调查,学会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分析公共政策问题。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上,通过课堂与社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联系中国当前社会实际,强调学以致用,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公共政策现实环境下决策体制以及公共政策的过程,并能初步运用相关原理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公共政策和政策现象进行实证分析,逐步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树立起专业的思维模式和专业思想。

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和分析政策问题并提出建议,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做法开展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小组互动式教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更好的理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引入时事案例,引导学生完整的经历一次政策过程,从发现政策问题、分析政策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到实施政策建议、评估政策效果,提出改进意见等。 同时利用专业实习、假期实践等活动,鼓励学生就现实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提出解决办法,提供给相关政府部分作为决策参考。去年10月,我院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在相关授课老师的组织下,积极投入到翠屏区人口普查、社区服务等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实践效果,得到了翠屏区街道、社区干部很好的评价。

3-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扩充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在教材使用上,我们坚持规范化管理制度,采用高质量、有影响的教材。同时,我院还积极组织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指定、编写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和案例资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我系资料室购买了大量的专业权威期刊和参考文献,供学生阅览,仅相关公共管理类图书、资料达1500余册;相关授课教师利用兼职、挂职等条件,直接从行政管理部门搜集案例,整理印发给学生,供学生参考讨论。

近年来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有:

1)《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公共政策学》,冯静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美)威廉.N.邓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4)《公共政策学新编》,钱再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6)《公共政策学》,陶学荣,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公共政策学》,严强,王强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公共政策学》,陈潭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近年来所使用的教辅参考材料:

1)《政治学原理》王浦旭 人大出版社 2006

2)《学习型政府》 王强 人大出版社 2003

3)《公共管理新主张》 袁岳 机械出版社 2004

4)《行政管理学》 郭小聪 人大出版社 2005

5)《在权力与权利之间:公共政策学新论》胡平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7)《公共事业管理案例》,郑文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公共管理评论》,巫永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实践性教学环境: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专业实习、社区服务等形式,在宜宾市翠屏区、街道、长宁县政府、宜宾市劳动保障局、社保局、民政局等部门以及五粮液、丝丽雅等企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16个,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创造了条件。

网络教学环境:本课程将在政府管理学院网站设立专有栏目,上载本课程教学科研的资料,增加短小精干的电视录像提高学生对公共政策学的感性认识,同时利用电子邮件、

QQ群等手段为师生互动、教学促进创造条件。

3-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在公共政策导论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课程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一,案例教学。本课程改变 “ 满堂灌 ” 的传统教学方式,组织授课教师通过相互听课、集中交流、专题讨论等形式不断改进案例教学,提倡教学互动。根据教学进度和课程知识体系,精心选择有关案例内容,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尽心模拟,通过生动的游戏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互动案例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习的思维和分析能力,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第二、小组互动式教学。具体做法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每个小组按照老师的要求谈论某一比较确定的主题。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陈述小组的观点,这位代表的发言水平作为小组成员讨论的成绩。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调动了每位同学的学期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第三、研讨式教学。主要方法:一是在上新课之前结合下一节教学内容布置相关案例,抛出问题,要求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进行讨论。在上新课时,运用案例导入等形式讲授新课。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运用启发式教育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甚至采取辩论的形式深入探讨,达到学生对知识内容掌握的目的。

在教学手段方面,主要采取:

第一,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影像、文字和声音等多种教学载体有效结合起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

第二,网络化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鼓励教师将授课的教学大纲、教案、使用的案例、参考书目、教学要求以及授课计划等传至学生的信箱,供学生学习时参考。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在网上同教师探讨,平时作业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提交,这样可以很好的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给学生的信息量加大了,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提高了效率。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框架结构等,帮助学生预习和复习,并围绕课程的内容,寻找相关文献资料和浏览有关网站。

3-5 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近年学生的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

自我院《公共政策学》课程开设以来,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改革实践一直受到校内外专家与同事的高度评价。

校教学督导专家评价:吴开祥教授对课程负责人的评价是:“李勋华老师长期从事《公共政策学》的科研工作,该课程理论知识功底扎实,教学基本功过硬,实践能力强,教学目标明确,能给学生充足的知识量和信息量。重点、难点突出,联系社会和市场的热点、难点,案例生动切贴,启发式、诱导式、讨论式教学,学生满意度高。既是一个教学管理优秀组织者,也是一个优秀的教学实践者。

学院教学指导小组评价:该课程负责人及其团队专业知识扎实,学历高,又具有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验,并注重教改探索,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故该课程的授课质量高,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也得到学校专家、领导、学院领导、教研室同行的高度肯定和普遍好评。

《公共政策学》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课程,该门课程课堂教学有几个特点:一是案例教学,始终把抽象的原理同生动的实际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既保持了学理性,又不失形象生动。二是注重和学生互动,使学生参与到了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从而激发和保持了学生旺盛学习热情;三是注重能力培养,通过多项改革措施,对学生“授之以渔”,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增强能力。

以上几个特点,既是该门课程受到学生欢迎,领导和专家肯定的重要因素,又是其教学质量得到保障的突出表现。

学生评教:每学期我院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情况都要考评。我们考评的总体情况为:同学对课程负责人评价是“上课风趣幽默,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带给大家乐趣,寓学于乐,很有人格魅力;教师知识面广,教育得当;师生互动非常好”。对团队老师评价的总平均分为92;个别教师达到98分。在学生评教活动中,近5年,本课程主讲教师均列教学班级前5位。

4、自我评价

4-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不超过三项)

(1)课程鲜明的实践与服务地方特色。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 学院已搭建了实践平台体系。一是依托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紧密结合,培养他们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二是授课教师广泛开展案例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小组互助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三是积极服务地方,践行服务宗旨,开展顶岗实习、人口普查等调研活动,增强对决策的感性认识。

2)课程团队的建设特色。公共政策学的实践性需要教师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打造一支社会实践性强的团队,政府管理学院积极与长宁县委组织部联系,选派徐向峰教师挂职锻炼,今后继续推选团队优秀年轻教师挂职锻炼,提高决策水平。

3)课程研究的多平台支撑特色。公共政策学的实践性需要不断深化研究,加强理论指导。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性质,我院成立了公共政策研究所、宜宾城乡经济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所等三个研究机构。团队部分教师参与上述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团队江传彬教授兼任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刘永华兼任宜宾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这为公共政策的深入研究提供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撑。

4-2 本课程在省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在我国,公共政策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目前仍处于学习与起步阶段,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迅猛。与省内外同类院校相比,我院该课程无论在教材选用、教学方式、教改研究方面均进行了较深入的改革和创新;在教学团队建设这一方面,积极与地方党委和政府部门合作,选派优秀教师挂职锻炼。此外在研究平台这个方面,我院依托公共政策研究所等机构进行研究,组建了一支研究团队,成果比较丰富,教学水平与研究能力居于省内同类课程建设的前列。

4-3 目前本课程还存在的不足之外

(1)课程建设经费不足

(2)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

(3)电子政务实验室等硬件设备的建设有待完善。

5、课程建设规划

5-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在达到校内精品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力争3年内进一步建设完善,达到省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和水平。

具体步骤是:

(1)2011年申报,争取成为校内精品课程;

(2)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加强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申报高级别教改项目;

(3)争取2012年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加大团队教师社会实挂职锻炼的力度;

(4)2012年-2013年,团队编写《当代行政管理案例评析》辅导教材一部(已立项)

(4)力争在2014-2015年,成功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课程资源的上网计划:

(1)2011年3月-2011年6月,完成本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的修订、完善及上网工作;

(2)2011年7月-2011年12月,完成多媒体课件、案例库与习题的上网工作;

(3)2012年1月-2012年6月,建立完善师生网络交流互动平台;

(4)课程正式建成后,按照上级要求,每学年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换,淘汰过时的内容,补充最新的案例和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学到新鲜的知识。

5-2 本课程已经上网的资源名称列表

1、课程简介

2、申报表

3、师资队伍

4、电子教案

5、教学课件

6、案例库

7、习题与答案

8、参考文献

6、推荐、评审意见

《公共政策学》是省级特色专业——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重要,课程负责人是在读博士,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水平高,深受学生、专家、同行和领导的好评。教学团队阵容强大,结构合理,前期建设有成效。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能力培训等方面已形成创新型模式。有鉴于此,我院同意推荐其申报校级精品课程。

(公章)

200 年 月 日

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签字)

200 年 月 日

(公章)

200 年 月 日

版权所有©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 邮编:644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登记号:蜀ICP备11011718号 宜宾市网监支队备案登记号:5115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