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教学大纲

作者:佚名  时间:2012-11-06 点击数:

核心提示:《公共政策学》教学大纲

《公共政策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与比例

◆教学参考书

◆考核方式

1、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公共政策学》是行政管理、公共事业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该专业的核心主干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公共政策制定、执行、监督和终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公共领域管理和公共事务治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及政策制定、分析、宣传的方法和技巧。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公共政策的理论,并注意搜集周围的公共政策案例;结合所学知识对所调查的社会问题并提出有创见的对策措施。

本课程不仅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对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以及进一步的学业和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将会产生较为良好的作用。

2、教学要求

本课程将系统讲授公共政策学基本原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和模型,使学生具有公共政策的基本知识结构,具有运用公共政策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我国公共政策实践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政策方案设计等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政策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

3、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第1章绪论(6学时)

1.1公共政策、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

1.2公共政策学的范式

1.3公共政策学的意义

第2章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8学时)

2.1政策分析的不同模式、理论和方法论

2.2政策分析的构成因素

2.3政策分析的程序

第3章问题界定(6学时)

3.1问题界定的性质

3.2问题界定的过程

3.3问题界定的方法

第4章目标、指标和标准(6学时)

4.1政策目标

4.2政策指标

4.3评估标准

第5章备选方案(8学时)

5.1备选方案的必要性与来源

5.2备选方案产生的步骤与方法

第6章未来预测(6学时)

6.1未来预测概述

6.2外推预测

6.3理论预测

6.4直觉预测

第7章方案比较与择优(8学时)

7.1方案比较的内容

7.2方案比较的方法

7.3方案抉择

第八章政策执行与监测(6学时)

8.1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

8.2政策执行中的工具选择

8.3政策执行中的监测

第9章结果评估(6学时)

9.1政策评估概述

9.2政策评估的过程和模式

9.3政策评估的方法

第10章政策变迁(6学时)

10.1政策调整

10.2政策终结

10.3政策变化

第11章政策研究方法(6学时)

11.1政策研究方法概述

11.2调查基本方法

11.3调研报告的撰写

4、教学参考书

01.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02.曾纪茂等主编:《公共政策导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03.胡宁生著:《现代公共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

04.宁骚主编:《公共政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05.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10月。

06.郭巍青、卢坤建:《现代公共政策分析》,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07.刘伯龙等主编:《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5、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采取多种方法。适当安排小论文、课堂讨论、课外作业,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部分。期末采用闭卷考试形式,重点应放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方面,尽量避免死记硬背的考试内容。

版权所有©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 邮编:644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登记号:蜀ICP备11011718号 宜宾市网监支队备案登记号:5115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