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管理学》课程是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既具较强理论性。它为该专业学生深入学习经济管理知识、掌握应用技能提供系统的管理理论支持。同时,《管理学》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需要紧跟国内外企业发展的实践、不断积累新的案例和资料,以丰富教学内容。
《管理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目的向学生系统介绍管理基础理论,其课程内容结构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管理学概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二章管理道德、第三章管理环境)。主要内容是管理的一列基本概念、特征和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素质、管理者的培养;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管理思想的现实价值;影响管理效果的因素。
第二部分:管理职能(第四章决策、第五章计划、第六章组织及其管理、第七章领导概论、第八章激励、第九章控制)。主要内容是战略的基本概念、战略分析框架、决策基础、决策思想、决策方法;计划的基本概念、计划分类、计划工作、计划方法;领导的含义与本质、领导理论、领导方法;激励的概念与本质、激励理论激励方法;控制的基本含义、控制的理论、一般控制技术、控制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管理学》的重点与难点主要有:管理者角色定位、管理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管理学派的基本观点和代表人物、未来管理的基本发展趋势、环境因素的分析、相关生产者结构、组织理论、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组织的有效性、战略管理理论与战略有效性分析、决策方法、领导理论、领导艺术激励的运行机制、激励的理论、控制的原理,控制的技术和方法等。
为了应对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管理学》课程的各位教师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其中主要有:
1、各位教师一方面到相关高校系统学习,目前管理学的相关教师基本上是硕士生以上;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相关学会的活动,加强与专业领域的同行交流,同时深入实际开展科研活动,并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在此基础上,及时修订教学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从而达到教学内容丰富、课程结构完整、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的目标。
2、在《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按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在不断总结传统教学手段的经验的同时,积极运用案例、视频、模拟训练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和自学、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讲解、设问和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相结合,形式灵活多样并富有启发性。
3、为了充分利用教师的不同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管理学的相关教师实行课程建设基础上责任制,具有不同相对优势的教师按照专业化的要求、以小组方式开展课程建设;与此同时,教研室有组织的、定期组织教师交流、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管理学》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性与学生主动性并重。为此,担任《管理学》教学任务的教师在及时充实、更新管理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将教师的实践成果融入教学之中。推动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从事实际操作的能力,以教师的实践推动教学实践改革。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管理学的教师在服务于企业和政府的过程中,努力开展相关科研活动,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及时更新案例内容,使之充分反映经济活动的本来面目,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和社会实践基地。根据我院制定的“立足宜宾,服务经济,办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创建宜宾地区管理人才培养基地”的办学指导思想,先后在翠屏区、长宁、高县等地的社区签订了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协议。由管理教研室和企业分别选择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较丰富的业务骨干共同担任实习学生指导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