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 语
(2014级1班于优雅 西南财经大学)

我好像一直都是这样,习惯了等自己彻底沉淀下来之后或是四周特别静谧祥和的时候写点什么。是的,我有话要说,而且还不少。一直犹豫要不要对过去一年的时光做个总结,反复考虑过后,我觉得有必要这样做。
时常对一起考研的小伙伴说:真想要周围的人彻底忘了我,把自己扔到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那样,我很自在,便可以毫无顾虑地去做这在我看来也在旁人看来像是赌注一般的交易。也许我会输得很彻底,也许我也会赢得很漂亮。
是吧,这复杂的心境,真的是要同样走过这段路的人才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大家都习惯将这过程说成是探测并凿开隧道,通不通得了全凭自己意志和能力。
是的,总记得每次早晚都会和身边同样和我干着这一份“革命事业”的“战友”说:我们每天提着这大包小包的“工具”,真像是施工队的。
早上,感觉整个世界就像是只有考研人醒了,世界上其他生命都还沉静地酣睡着,然而事实不是这样,在各处,都有被梦想唤醒的灵魂整装待发去书写自己的命运。但那个时候我们眼里,似乎只有考研的你我他还仍然行进着。然后笑着却更像哭着对身边的小伙伴说:走吧,又该去施工啦,但愿今天精神能好点,赶赶进度。晚上,整个世界又像是只剩下了考研人,我们又再一次回到了黑暗的世界里。然后,相约小伙伴,三三两两赶往宿舍,洗漱,泡脚,上床,入睡。就这样无数个日夜,我们走过来了。但我觉得这个描述似乎并不太妥当,我们更像是摸爬滚打过来的。
哭过,笑过,沮丧过,也兴奋过。沮丧自己为什么总是拓不宽思路,兴奋自己今天阅读理解又多对了一个……反复怀疑自我,又反复在怀疑自我中重塑自我。那个时候,我真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不断撕扯着自己,却又拼了命地去拼凑自己,打破重组,想变成更加和谐的统一体。
现在看来,我想为当初的自己,点赞!都知道,考研这条路太长,记忆中,是一整个夏天和冬天陪着我踉踉跄跄地走了过来。宜宾的夏天很热,为了坐到有空调的自习室,每天拼了命地爬楼梯,唯恐差了那几秒钟位置就会顷刻间被其他人占有,大家都急着“宣示主权”,我也一样;宜宾的冬天很冷,为了不让自己坐在有暖气的自习室里打瞌睡,我故意选择去楼梯间看书,那里有窗户,我还特意把它开很大,就为了冷风能够吹进来好让我清醒点,提高看书的效率。有些时候站累了,或是坐在椅子上坐得屁股疼了,我就干脆坐在楼梯上,凉凉的,这样或许更能醒瞌睡。现在回头想想,真是狼狈到极点,却也依然不害怕被人看见。
歌德曾经说过:没有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是的。我不记得自己有没有在夜里哭过,但回顾整个历程,我确实哭过。不愿意被人看见自己的脆弱,所以在情绪崩溃时,我选择一个人躲着流眼泪。不知道有没有哭出声,也不知道有没有被人看见,可在那个当下,我觉得我无法去抑制内心真正的情绪,无法做到理性地去看待这些不易。
都说家永远都是停靠的港湾,确实不假。每当被一个个挫折打击到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该走这样的路时,第一时间我都会想给妈妈打电话聊聊,就算不聊这些不快,拉拉家常也算是莫大的慰藉。兴许是男人和女人天性就一刚一柔,所以很多时候我选择和妈妈聊上两句而不是爸爸。家人永远是我们前行路上的源动力,每当被一个一个困难虐得想放弃时,想想家人,就又继续开始这看似遥遥无期的征程。
kevin总是和我们讲: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备考→_→初试→_→复试,感谢自己,一路坚持下来,坚定选择我财;感谢家人,一路支持下来,坚定信我所信。六月份毕业,大学生涯结束;九月份开学,研究生阶段开启。我想,我应该是不负这一年。
2018年初夏于宜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