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得
(2014级1班吴小羽 云南大学)

前几天刚刚收到拟录取通知,初试是云大哲学类联考第一,复试分数也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总算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了下来。最终排名还没有出来,然而心里已经不如刚刚得到成绩那时一样激动了。因为我明白了其实最难的不是考上研究生,而是怎样摆好心态上好这三年的研究生。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这一切的前提是先用力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
我本科是思想政治教育,跨考云大外国哲学。在本科只修过一堂西方哲学简史的我,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面前完全是赤裸裸的“小白鼠”呀!刚刚复习的时候,我是不敢想云大的,也不大敢告诉别人我中意的是云大。加上那时候的自己正面临着友谊,亲情的困境,我无助,孤独,浮躁。所以我之前有动摇过,也在不断地怀疑自己。但是结果说明一切,很感谢当初的自己,坚持了最初的选择,一个人坚定地走完了漫漫考研路。 通过对这次考研的整个过程的反思,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心得总结:决心,高效,取舍,坚持(重要程度无先后之分)。
一、 决心。要坚定自己的选择,有目标才有动力。
“考得好不如选得好”这是每位考研学生考完后的共同心得。需要利用好身边的所有资源(如:考研帮APP,目标院校直系学长学姐,目标院校建的考研群以及里面的资料),弄清楚报录比,参考书目,考题类型及难易程度等等。这些都完了之后,确定一个恰当的目标,这个目标院校不能太低,也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然后就一心为这个目标前进。当时我虽然想报的云大,但是,我同时也加了一个川大的群。从这两个地方,我看到了考取不同院校的不同考生的差别,而我一直把自己当做考取川大的学生的心态来要求自己。所以从暑假开始,我和研友几乎在学习时间争分夺秒,一直在自习室与这些晦涩难懂的英语和名字都一长串的哲学家的思想博弈。
二、 高效和取舍。控制学习时间,把握学习取舍。
1.对自己要有清晰的认知。首先要知道,你不可能考满分。专业课从书到讲义到真题,特别是后期,要有侧重点。就英语和政治这两个公共课来说,英语的复习阅读>作文>翻译>完型(重要程度),所以时间分配就有差异,千万不能一手抓。政治的复习客观题和主观题各50分,前期侧重客观题(重理解),后期主攻主观题(靠背诵)。在内容的把握和时间的分配上一定要灵活,不能一成不变。这个教训因为在高考时候吃过亏,所以谨记于心。当时辅导班的学姐学长给化了重点,系统讲解了答题技巧,以及采分点,这个我觉得对于我专业课非常有帮助。
2.对于聚餐,娱乐,合群的舍,在考研期间的学习时间,我手机的APP就只有有道词典及翻译,扇贝单词,网易云音乐(睡前听听),微信只关注了何凯文,蒋中挺和一些可以免费获得考研公共课视频资料的公众号。我在准备考研之前告诉我的每一位真正的朋友,不常常联系了但是友情还在,他们也都很支持我。
3.对一些看似重要,事实却是重复冗长的资料资源的鉴别和舍弃。我认为通过看视频来学习,是最低效的方法。也不是说考研不能看视频,机构里挂出的视频往往很有趣,因为里面有很多段子可以吸引你的注意力,但是也常常没有针对性,很多东西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所以我个人建议政治英语以看机构视频为辅和消遣,每次我觉得看书看的快吐了的时候,我才把视频拿出来随便翻翻重要的章节。要真正学进去了才是自己的东西。
4.什么时候要做什么要有计划和明确的目标。这个计划可以是一个时间表,计划表。从时间段(基础阶段 提高阶段 冲刺阶段 调整阶段)到每个月,每周,每天,上下晚,每小时,然后把握好每分钟,每个时段的任务必须完成。渐渐地,每一个小任务的完成会让自己越来越接近目标,自己也会慢慢沉稳和自信起来。
5.在保证公共课过线的情况下,专业课才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
三、 坚持。这个不多说,有一半的童鞋输在了坚持。这种坚持并不是说你能“拖沓”到考完试,而是一种状态的坚持,一种不断突破,不断总结的坚持。要随时反省和提醒自己,我今天相对于昨天有没有进步,我做的这些的意义在哪,它是否是有效学习的一部分。
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见解,也是我在考研初试复试中的经验和教训,需要在实际中践行才能亲身体会。考研是一场选拔性考试,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也会在激烈的竞争无数次怀疑自己,但要知道这偏偏是winner的必经之路,人总在不断地怀疑中成长起来和获取胜利。等你踏实复习到最后的冲刺阶段,你会越来越相信自己,这种信心是你每天比别人更认真一点点所积累来的自然而然的结果。考研注定是一条很艰辛的路,选择了这条路就要从一而终,全力以赴。
留言:考研既是孤独,又是成长,坚持下来了,它就是苦尽甘来,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