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秋天

作者:佚名  时间:2013-06-10 点击数:

核心提示: 读懂秋天 2011级1班 姜功伟 秋天终于来了,吝啬的秋天,一年只有一次,她经历了春天的孕育,夏天的繁盛,而到了这时

读懂秋天

2011级1班 姜功伟

秋天终于来了,吝啬的秋天,一年只有一次,她经历了春天的孕育,夏天的繁盛,而到了这时的它却显得沉实了不少,更像步履蹒跚、久经风霜的老者,不知道有多少的哲理,有多少的故事!正是这样,秋天更加令人向往!

我是一个地道的四川人,以至于我对南方的秋有着不一样的喜爱与依恋。南方的秋不像北国来的那么的歇斯底里,但却异常的早。不曾使人们厌倦夏的烦闷,秋天已悄然而至,以至于人们对初秋和夏末两个概念模糊不清了。在我的家乡四川.宜宾,农民伯伯们习惯于将夏与秋这个时段叫做农忙时节。爷爷常说:“秋分了。咱家的谷子(稻谷)也该成熟了吧!”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阳光没有了盛夏的毒辣,秋日的阳光给人一种温和、充实的感觉。稻谷成熟了,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田野里一片黄澄澄、金灿灿的,风一吹,一波一波金色的浪花荡漾,农民们一阵喜笑颜开。还记得小时候,农忙是小孩们除了春节外最喜欢的节日了。农村不比城里,能有一顿肉吃是多么高兴的事啊!这时是家里一年中口粮交替的时候,如果往年剩余的粮食比较多,当新谷晒干后,往年的谷子会被卖掉以补贴家用。而我们小孩子好像懂得什么,每当农忙时节我和哥哥妹妹们就围着父亲转,请求着家里买肉吃。

点击浏览下一页

年复一年,这似乎也成了规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故乡的老房子,灰青色的瓦,泥白色的墙,翠绿的青苔,一切的事物都给人一种朴实的感觉,酒红色的夕阳洒满天空,灰色的瓦片里升起袅袅炊烟。爷爷在田里劳作后,赤脚坐在石阶上,很享受的抽着旱烟,烟圈变成缕缕细丝,慢慢不见了。爷爷静静的坐着,双目很自然地闭上。心绪随烟沉于大千世界,遐想着金色的稻谷、丰收的喜悦,向往着明年更加美好的生活。苍老的面容在夕阳的余晖中泛起丝丝笑容。我钟爱的秋不是冰凉的,也许正像林语堂先生心中的秋一样吧:所谓的初秋,那时喧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到萧瑟的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一过初秋,便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前几日一场秋雨过后,不再有酷热难熬的气温,肆虐的秋老虎倏忽不见了踪影,一阵秋风赶走了夏的炎热,送来了秋的清凉,人们开始品味着秋天的味道。秋风是严肃的,无情地将摇摇欲坠的叶子吹落,剥落了娇弱枝干的伪装,任何虚伪在秋风吹过后暴露无遗。秋雨是不解人意的。她没有春雨贵如油的慷慨,没有夏雨如甘霖的及时。秋天的雨一来就是好几天,很是让人烦恼。阴沉的天气、冰冷的雨滴让人不自觉堕落。这让我也不难理解古人也常会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感叹!哎,真是下不完的雨,载不动的愁!

待到中秋月圆时,朗朗一轮秋月昭示着秋天将要离我们而去,月虽圆,但又有几家是团圆?洒不尽的银灰笼罩着人们,抹不去的相思布满心田。秋月一轮,映出了家乡的土地,家乡的人,映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读不尽的秋月,读不完的思念。此时此地,身在异乡的我只能用皎洁的月亮寄出我的思念:故乡的人儿们是否安康?秋天,带来阵阵秋风的凉爽,又下起绵绵秋雨的伤感;带走了烦闷炎热的夏日,又带来令人生畏的寒冬;回报了辛勤农夫丰收的喜悦,又勾起游子无限思乡哀愁;读不尽的哀愁,读不厌的思念,读不懂的秋天。然而读不懂的岂止只有秋,还有那读秋的人…….

版权所有©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 邮编:644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登记号:蜀ICP备11011718号 宜宾市网监支队备案登记号:5115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