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实际

作者:11级5班 何熙  时间:2014-02-24 点击数:

核心提示:这已经不是单靠信仰就能维持热情与耐心的年代,正如韩非子说的“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每个人都试图凭借自身的能力挑战传统的底线,寻找速成的秘诀。关于社会的解释和定义越多,路途也就分辨的不甚明晰,

这已经不是单靠信仰就能维持热情与耐心的年代,正如韩非子说的“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每个人都试图凭借自身的能力挑战传统的底线,寻找速成的秘诀。关于社会的解释和定义越多,路途也就分辨的不甚明晰,而遭遇困厄和凶险的人则渴望成为不循规蹈矩的另类英雄。信仰生存的土壤,营养缺乏,构造简单,当丰收的喜悦挤占信仰的安宁,土壤就变得急功近利,信仰的产量也逐渐下降,直到无人问津。

当物质生活不丰富,精神享受也匮乏之时,现实还不足以成为万精油。“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说的正是度,安于现状和打破常规的临界点,质朴人性和纷繁欲望的分界线。现实也分过去和现在,文化古国的思想成就,在几千年前就火山喷发似的倾泻而出,此后却再难有举世瞩目的建树。

物质到底是有形可见的属性,不用像思想那般长篇大论的去说明辩论,价格反映价值。物质更新换代的速度远快于精神,很多人想起思想家,不是坟墓便是白胡子老头,思想渐渐成为少数人的研究乐趣。于是有了所谓的领袖,各行各业都有领袖,也就是永远的灯塔,代替人们思考的圣人。

物以稀缺为贵,思想以得众为贵,显然跟不上产品价值曲线的步伐。但自古就有淘汰的商品,未有埋葬的思想,人和物可以殉葬,思想则可以杀人于无形,救人于朝廷。现实是形容词也是名词,思想亦是,从名词到形容词,不是词性扩展的那样简单,而是人性的毁灭性开发,去换取表层的短暂繁荣。

现实即是把社会的普遍价值观作为理想而奋斗,思想即是能把社会部分的假象看的透彻,都不及本义的博大,成为世俗的词语。现实成为抵抗梦想的城堡,割裂联系的铁丝网,是每个人都能运用自如的工具。思想成为揭开面纱的枯手,聊以自慰的故纸堆,是少数人想要卖弄的清高。现实也好,思想也罢,任何文化的传承,都难以做到坚持原貌,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语,都是人类改造的杰作。他们在物质的技术创造上没有突破,就来思想的拓展创新上寻求慰藉,科学家向思想家靠拢,发明创造向学术论文靠拢,好似机器图纸改制的避孕工具,不过这次是维护自己脆弱的肉身,而不是掐死鲜活的生命。

我看见很多人在笑,为那些荒诞低俗的言语,稀奇古怪的发明,思想隐居江湖,言语就出来抛头露面,科学停滞不前,物质就学会卑躬屈膝。社会总有各式各样的迫不得已,没有什么可以幸免于难,对生存的渴求,远高于本心的坚持。唯有高于生存的享受,总是被光明正大遮掩着偷鸡摸狗,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活在独立的世界,有与众不同的空间构造,有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有违背常理的思想体系。

偏激已然不少,作为社会指导思想的普及尚且如此无力,可见思想往往是崛起于民间,自下而上地推动。敬畏未曾多见,佛堂道观已少有虔诚的跪拜,社会怪像层出不穷,甚至影响到舆论的导向和价值的定位。有人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有人分清理想与现实,思想与实际的关系,但这些人常常乐于享受信息不对称的利益,然后道貌岸然的讲一番无关痛痒的真理,教人们学会忍耐和等待。

世界看似在发声,其实沉默的很久,话未必生于心,行未必依于道。倒是那闪闪发光的贵金属,空洞虚伪的价值观,反被男男女女的信徒供奉。甘心做那被扯线的木偶,被割舍的囚徒,以换得一世的安宁,永生的沉默。或许这才是现实,思想早已沦为绳索和刀片,思想家则在经典思想著作中开辟出名利双收的道路。人人都是思想家,也就是常说的信仰缺乏,思想的多少和深浅,不再是单纯的个人休养和国家实力,而是上升到生命意义的探讨,怪不得有那么多人选择明哲保身,因为惯性、满足、怀疑、恐惧。思想本没有压力,当人们让度思想的权利,便只能在猫眼中看见世界的浅薄和畸形,在枷锁中寻找做人的乐趣和意义。

版权所有©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 邮编:644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登记号:蜀ICP备11011718号 宜宾市网监支队备案登记号:5115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