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深化学生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理解,提升其专业素养与思辨能力,3月29日,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法管学院)于初心楼模拟法庭举行了“正义天平,心灵砝码”辩论赛决赛。法管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刘廷华,实践与创新中心主任李凤军,教师汪镇杰、刘峰及往届辩论队队员代表出席本次大赛并担任评委。

比赛中,四支队伍就“律师应以国家法律还是当事人利益为重”和“律师办案是否应与当事人共情”两大议题展开激烈角逐。首场辩论上,正方聚焦法律的权威性进行论证,巧妙地将辩题的法理矛盾转化为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协调统一;反方则从法律的目的与灵活性出发,强调律师立根之本,揭示诉讼平衡本质,阐明维护当事人利益的合理性。第二场辩论双方紧扣“共情”这一关键词,正方指出法律不仅有法条的硬度,也有共情的温度,共情是律师执业过程中的关键工具;反方则强调律师必须严守专业理性,以实现高效率的司法正义,防止过度共情影响对法律的判断。

最后,刘廷华对比赛进行总结点评。他提醒同学们要正视自身不足,增强专业能动性,发挥学科优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专注的态度不断学习和实践,实现自我超越。同时,他强调了提升破题深度、逻辑推理及专业能力的必要性,鼓励选手们深入理解辩题,做到听辨结合,有效提升辩论水平。

辩以析理,论以明心。此次辩论赛不仅彰显了同学们的辩论才华,也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活力。法管学院将继续优化教育模式,激励同学们在探索专业知识的同时,以思辨为翼,筑牢道德根基,成为能担当社会责任、扛起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
(撰稿/宋晚秋 邓彧诗 审稿/刘廷华 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