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来校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发挥社会实践平台育人功能,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度参与助力乡村振兴,7月2-10日,宜宾学院法管学院学工办教师杨肖、陈利敏及4名学生代表赴新龙县拉日马镇开展了一场集法治教育、政策宣讲、入户调研和心理辅导于一体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4日,团队成员走进拉日马镇中心小学校,为学生们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校园安全、家庭保护等重要内容,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校园欺凌的危害与应对方法,让孩子们明白法律是保护自己的“坚强盾牌”。同时进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读本发放,通过趣味解读漫画让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懂。

7月5日上午,团队成员聚焦国家资助政策开展了专题宣讲,从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到大学阶段的助学金、助学贷款,条理清晰地介绍了各学段帮扶政策的申请条件与流程。此番讲解有助于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放下对“上学贵”的担忧,尤其是对那些渴望继续升学的孩子而言,清晰的政策支持不仅使他们真切感受到了“读书有路、求学有靠”的保障,还利于坚定其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
7月5日下午,志愿者们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胜利”,志愿者不但全面讲解了抗战历史,而且号召学生们以自己的语言讲述感悟,从而促使其将爱国之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7月6日上午,入户慰问留守儿童与心理辅导同步开展活动。团队成员通过一对一交流,耐心倾听儿童心声,用鼓励的话语驱散其内心的孤单。在活动交流中,孩子们渐渐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希望哥哥姐姐们常来”“长大后想当一名律师,保护像我一样的小朋友”。

7月6日下午,团队成员转向村落开展《居民对于儿童关爱情况调查》与《儿童受关爱现状调查》入户问卷调研。成员们走进一户户家庭,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家庭监护情况及实际需求,为后续精准帮扶与项目拓展收集第一手资料。


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团队成员在服务基层过程中完成了专业能力的蜕变,进一步提升了实践能力、教学能力与社会调研能力,深化学生社会责任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意义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愈发清晰。法管学院全体师生后续将结合活动数据形成调研报告,继续用专业与耐心,让法治精神在高原扎根,让关爱暖流浸润童心,让这份来自高校的帮扶力量持续发光发热。
撰稿:孙鑫冉
摄影:倪梓炎
初审:王 燕
复审:罗 春
终审:李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