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不惧风雨,将热血绽放,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部2020级9班学子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以青春之姿,绽放时代芳华。不矫情,够热血,这是9班同学们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为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涌现出的大批志愿者们,以平凡之举,创时代温情,他们实际投身战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无私奉献,敢为人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预备党员刘浪莎同学,积极参与古蔺县石宝镇白玉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和卡点值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要做连接群众的纽带,积极配合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刘浪莎在核酸检测过程中说到。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帮助村民申领健康码,录入检测人员身份信息,维持秩序,协助做好核酸检测等工作。从早到晚,日复一日,这便是刘浪莎自疫情以来每天的生活内容,坚守一线,疫情一日不结束,他们也就一日不松懈,但是他们坚信,坚持就是胜利。
宜宾9.3疫情爆发之后,杨罗军身处校园,却一刻也没闲着,主动投身安阜街道的疫情防控工作。封校不封心,杨罗军充分利用电脑开展线上工作,负责搜集每天的疫情信息以及上级指令,并对指挥部会务信息进行撰写。指尖上的工作,平凡而伟大,细致认真地完成各项工作,为安阜街道疫情防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结合实际,服从安排,善于挤,善于钻,迎难而上,正是大学生在青春路上该一直保持的态度。
“疫情形势复杂,确定延迟返校,空出来的时间可以为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王雪在茂县沟口县深沟村做防疫志愿者时说的。早上六点,只与繁星相伴,这时王雪已经穿上红马甲,在卡点值守,对来往的采购人员的行程码进行核查,维护特殊时期的采购秩序;协助来村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维持秩序,保持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每一个岗位,不分轻重,只分用心,身上的红马甲,此时已然成为一种责任的象征,深深地贴合在王雪的身上,也深深地贴合在每一位志愿者的身上。
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多地出现确诊病例,王莉丽在获悉临近村镇已有确诊病例,便积极报名参加当地抗击疫情志愿活动,同政府人员一起主动前往一线,协助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王莉丽回忆:“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第一次参与核酸检测,那一刻仿佛肩负起了青春的责任。能参与进来,让自己发光发热,亦是一种突破,亦是一种成就。”在她看来,抗疫志愿服务不仅是为社会服务,做出贡献,还有利于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是青年大学生必须做的。
配合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值守在关键卡点对来往车辆和人群进行健康码和行程码的核查,这一系列工作是黄思怡同学近期的志愿服务工作范畴,她表示:“特殊时期,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该不怕苦不怕累,充分发挥志愿精神,主动肩负起我们新时代青年的重担。”
其他同学在疫情期间,也踊跃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活动,服从辖区安排,积极配合工作开展,有的协助医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有的协助社区守护疫情“门卫线”,有的协助道路卡点把控安全进出……经过多次志愿活动的主动参与,同学们的意志和品质都得到了巨大的磨砺和提高,真正将自己同社会连接起来,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大学生能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坚守岗位,砥砺前行,让自己发光发热,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理论中摸索,在实践中前行,新时代青年的朝气和勇气,便是对青春最好的诠释。
供稿:王莉丽/ 审稿:杨肖 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