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4日至5日,由重庆理工大学、国家知识产权培训(重庆)基地与重庆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举办的“高校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培养” 研讨会在重庆理工大学顺利召开。我校法学院知识产权教研室王海燕博士、刘廷华博士应邀出席,并分别就知识产权本科生的实习基地建设以及知识产权本科培养方案的应用型课程设置做了主题发言。

来自华东政法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安徽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宜宾学院等国内20余所高校的专家以及中兴通讯、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长安集团、隆鑫工业有限公司、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等实务界的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重庆市知识产权局袁杰局长、曾学东副局长,中国知识产权法学会副会长陶鑫良教授以及重庆理工大学石晓辉校长参加了欢迎仪式。
本次研讨会围绕“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知识产权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识产权专业的就业议题”、“知识产权领域内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推进”和“高校知识产权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几个议题展开。在研讨会上,实务界的专家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分别就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运营)人才、知识产权代理(专利分析)人才以及法律服务人才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高校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与会高校代表对当前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讨论,其涉及到理工类课程的设置、法学基础课程的开设以及专业核心课程的选择等诸多问题,并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对知识产权专业法学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标准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同时,参会专家和代表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以及就业问题进行了交流,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与会专家提出了发展在知识产权领域内推进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此外,本次研讨会还就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与标准、高校科技成果的权属界定与利益分配和高校技术转移机制的构建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本次“高校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气氛热烈,讨论活跃,交流深入,并在知识产权专业课程设置、知识产权专业硕士等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共识,效果显著,其成效得到了与会专家和代表的充分肯定,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